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前身為馬鋼聯合法蘭制造有限公司,主要承擔馬鋼小批量環件、車輪外協配套和出口加工服務,1996年參與了馬鋼車輪公司和上海地鐵公司進行的我國首批上海地鐵1號線進口車輪國產化工作。1998年馬鋼聯合法蘭制造有限公司改制成為馬鞍山市雙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后,保持了地鐵車輪的應用技術研究與產品經營,同時拓展了冶金裝備制造業務。
公司坐落于馬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雨山工業園內,現有員工220余人,中高級技術人員40余人,大專以上學歷70人。公司2002年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27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專利技術,被命名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依托嚴格科學管理和產品技術進步,在取得較好經濟效益的同時,先后被評為安徽省國稅局、地稅局“A級納稅信用單位”、“馬鞍山市50戶重點骨干企業”、“馬鞍山市優秀民營企業”、“馬鞍山市自主創新品牌示范企業”。
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雙益公司致力于與馬鋼車輪公司共同構建面向城軌交通用戶的完整服務體系,為全國地鐵城市提供城市軌道交通車輪應用技術服務、車輪運行損傷過程分析及技術支持,提供按需加工、隨需隨發、零庫存倉儲和調劑周轉的第三方物流服務。與馬鋼側重研發車輪設計及制造技術不同,雙益公司研究方向是城軌車輪的應用技術,側重城軌車輪使用進程中輪、軌、閘(制動)系統匹配特性分析、動態運行中車輪損傷與運行系統綜合關聯分析。雙益公司長期跟蹤各地鐵公司不同工況狀態、不同匹配條件、不同技術標準的車輪運行實際使用狀態,研討車輪自身質量及于系統內呈現狀態與系統對偶匹配特性的技術關聯,與國內列車車輛制動、車輪摩擦副等專業單位及知名專家和全國各地鐵公司有著廣泛的技術交流和業務往來,成為地鐵車輪用戶與馬鋼之間的聯系紐帶與橋梁。雙益公司致力于發展成為推廣和維護馬鋼車輪品牌的馬鋼戰略合作企業。
2006年,在分析積累十數年獲得的國內地鐵車輪磨耗數據及國內外實驗研究理論基礎之上,雙益公司于馬鋼在安徽黃山舉辦的全國鐵路輪軸技術研討會上發表了旨在呼吁與論證現役地鐵車輪應逐步實現技術標準與形面統一的論文《我國地鐵車輪的選型與應用》,受到了與會單位特別是上海和廣州等地鐵公司的極大關注。
2006年至2009年, 馬鋼車輪公司、上海地鐵公司、同濟大學和雙益公司共同完成了上海地鐵A型列車統型車輪的研發,該車輪現已大量應用于上海地鐵和廣州地鐵,解決了車輪制造廠與最終用戶同樣面臨的標準多樣、品種繁多、生產制造和倉儲成本巨大的現實難題。
2009年至2013年,馬鋼車輪公司、上海地鐵公司、廣州地鐵公司和雙益公司共同編寫了《城市軌道A型車用輾鋼整體車輪行業技術規范》,該規范于2013年通過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審,并面向國內各地鐵公司、各相關制造、研究、設計企業、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集團頒布實施,為統型車輪的推廣和行業內車輪選用的標準化奠定了技術基礎。
2012年,努力構建面向地鐵車輛維修企業服務基地的雙益公司,配置了以龍門加工中心和大型三坐標測量機為主要作業機組的溫濕雙控高精加工高精檢測車間,在國內獨創性地開展了保障地鐵架修基地輪對壓裝車輪異地同溫配孔的高精度加工業務,形成了滿足地鐵車輪架修規程此項工序的行業統籌能力,為減少地鐵企業投資大幅降低維修成本開辟了行業化、專業化服務通道,再次受到用戶的極大關注與歡迎。